一、行業現狀 在市場需求的拉動下,“十·五”期間各類型壓縮機均取得了令人可喜的進步,如高壓及大型往復活塞式壓縮機新品種的開發,帶動了行業骨干企業各自主要產品系列的拓展改進,壓縮機性能參數覆蓋領域更加寬泛,可靠性進一步提高。壓縮機行業在特種壓縮機的開發與改進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進步。我國重大產業領域、國防、尖端科技領域用壓縮機的技術水準接近國際水準,如高壓大型往復活塞式壓縮機、隔膜壓縮機的全面設計技術,總體接近國際水準,特殊用、極易泄漏的氦氣螺桿壓縮機已能制造,市場前景良好的天然氣汽車加氣站用 CNG 壓縮機,部分企業的產品實物水平已經與進口產品相當,整體上,壓縮機產品向結構緊湊、能耗少、噪聲低、效率高、可靠性高以及排氣深度凈化方向發展。 目前壓縮機行業與國外先進企業還存在一定差距,如大型工藝用往復活塞壓縮機自控水準還不能滿足重大裝置配套需要,活塞力 1000 ~ 1200kN 的超大型壓縮機尚在研制中,工藝用螺桿壓縮機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進口量較多,中小型壓縮機制造企業規模普遍較小且重復分散,這些企業在產品結構升級、技術創新方面嚴重缺乏市場競爭力,許多壓縮機產品性能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不夠高,產品外觀質量也相對較差。
二、“十一·五”需求預測 目前國內壓縮機產品的供需情況是,一般的動力用往復式活塞壓縮機和微型壓縮機產品的生產能力大于市場的需要,微型壓縮機的快速發展主要依賴于出口為主的生產模式,工藝用壓縮機雖然有了較快的發展,但在技術水平、制造能力,特別是在產品性能穩定性、可靠性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一定差距,不能完全滿足國家重點工程建設的需要。 “十一·五”期間石化工業、化學工業、煤電油工業、輕紡工業、冶金工業等各大領域內成套設備的加大國產化為我國壓縮機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商機。尤其要指出的是許多重大規劃項目如“十一·五”期間要加快核電的發展,大約要增建 20 余座核電站,這無疑也給壓縮機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商機,同時也為壓縮機行業加快提升壓縮機的品質、趕超世界水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預計“十一·五”期間對大中型壓縮機的總量需求會比“九·五”、“十·五”期間的需求增幅較大,尤其是是超大型及特種工藝壓縮機更是如此。根據目前形勢看,今后五年的市場基本是穩中有升。
三、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 (1)發展目標 預計到 2010 年行業壓縮機工業總產值及銷售產值均為 76 億元(全國壓縮機工業總產值約為 160 億元),為 2003 年的 149 %;以 2003 年的數據為基數計算,“十一·五”期間,壓縮機行業的工業總產值和銷售產值的年增長率為 6 %,工業增加值由 2003 年的 10.9 億元增加到 17.4 億元,年增長率 為 13 %,出口額由 2003 年的 2.7 億元增加至 7 億元,使壓縮機行業的效益有較大的提高。 預計大中型壓縮機的產銷量將由 2003 年的 9.8 萬臺增至 2010 年的 15 萬臺,其中工藝往復式活塞壓縮機將增至年產 2000 臺,微型壓縮機將有一個較大的增幅,其產量將實現年產百萬臺以上。預計 2020 年壓縮機行業總產值及銷售產值可達 178 億元(預計全國壓縮機工業總產值約 360 億元),為 2010 年的 234 %,年增長率約為 8 %,出口創匯將有較大增長,大約可達 30 億元。 (2)發展重點 重點發展為國家重點工程項目配套的壓縮機產品,尤其是替代進口產品。重點扶持與國外產品有較大差距或填補空白即還不能生產制造的壓縮機產品。重點支持在國際市場上性能價格比有優勢的、有競爭力的出口創匯產品。重點培育科技含量高、機電一體化、環保性能優異的各門類頂級壓縮機產品。 “十一·五”期間,行業重點發展的關鍵產品是特大型往復壓縮機組。特大型機組是大型石化項目的關鍵設備,也是一個國家壓縮機技術水平高低的集中體現。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大型往復壓縮機制造技術得到很大的提升,國內產品在穩定質量的基礎上正向特大型化、集成化、智能化方面發展。隨著我國工業整體水平的不斷提高,綜合實力的增強,可以預期在未來的 5~10 年間,我國大型往復壓縮機技術水平將走向世界前列。
|